行業(yè)新聞
返回
實體店淪為試衣間 英服裝店收試衣費

  導語:對女生來講,買衣不一定是一段愉快的經歷,特別當你選擇了互聯網。即便有再豐富時髦的社交購物手段——虛擬試衣間、3D量體選衣,都抵不過實體店試衣間的正確率更高。

實體店淪為試衣間 英服裝店收試衣費

  實體店淪為試衣間 英服裝店收試衣費

  即便多年來我已經基本做到買任何衣服選最小號不會出錯,但當我打開近來非常流行的某網站寄來的裙子時,唯有一聲嘆息——白色偏差為米色,質地明顯打折,還有那些永遠也說不清的與圖片的細微差別。最重要的是,或許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的身材。

  人們總在談論零售業(yè)的未來,但網絡時代再怎么昌明終究難以企及實體店的體驗。于是就催生了這樣一類新的人群,在英文中他們被稱為“Fit Lifter”(試衣族)。這個詞誕生的時間無從考證,但一定是在電子商務流行之后。

  簡單來說,“Fit Lifter”一方面到實體店真實體驗過物品,同時再選擇到亞馬遜或其他網站以更低價格購買。它也可代表任何的“線下研究線上下單”行為。

  我們都是程度深淺不一的“Fit Lifter”。最初是書、電器、家具,現在的選擇范圍則越來越廣,進入到那些“不試不妥”的品類,衣服、鞋子、香水,以及文胸。其中對鞋子的舒適度要求最高,況且它又很難標準化。至少在紐約,越來越多的鞋店開始留意到這樣的顧客,他們進來試遍了所有喜歡的款式,最終卻故作輕松地空手離去。我就聽到有人在壓低聲音跟同伴講,“6PM上可比這里低50塊,我只是想來試試哪個號碼更合腳”。

  對這些店鋪而言,這似乎是在傷口上撒鹽。它們有很多辦法可以取悅這些顧客,明亮的燈光,舒緩的音樂,但卻很難讓他們最終掏出腰包。于是在英國開始有了一些服裝零售商讓顧客為試穿付費。而在紐約,有家鞋店在門口貼出來鮮明的告示,“試穿需要交5%的費用,但如果你最終買下它,將會免收這筆費用!编牛瑒堇纳蠔|區(qū),店家愿意這么做并不稀奇,雖然我也要為他們權衡一下這是否會讓那些本打算購買的顧客心生厭惡。

  與其說很多店鋪是實際購買行為發(fā)生的地方,不如說它們更像是陳列室。但這種“陳列室效應”顯然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更何況如今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上面不乏有“比價”和各類社交購物應用——你可以迅速看到哪家價格更合理,目前是否有存貨,甚至當時就可以下單,還有些應用會在某些物品降價的時候給你“提示”。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這個世界上只有在線購物,和那些窗幾明亮的作為“陳列室”的實體店。

  很難用道德衡量這件事。為什么不呢?一方面,除了價格這個沒有必要抗拒的理由之外,在線購買的好處還包括送貨上門,甚至還附贈樣品。幾乎所有紐約的品牌店都有它們的在線網站,有的還提供額外折扣,它們總在尋找和抓住那些可能的顧客。而與此同時,人們還是需要實體店,在這里你可以消磨一些愉快的時光,享受體貼的服務,聽取一同來的小伙伴們的建議,如果是一些店鋪會員,還可享受新一季的預售Party。而專注銷售瑜伽和運動服裝的Athleta,則會在店內每周開設瑜伽課程。即便更貴一些,忠誠度和好感也會成為人們愿意支付溢價的原因。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人們終究只是想用最合適的價格買到最合意的東西,或者“租到”。為紐約這個Party城市專門打造的“Rent the Runway”網站,已成為康泰納仕集團名聲最響的一筆投資。他們知道很多人不愿為了一次偶爾的宴會選購一件價格不菲的禮服,雖然你也可以留著商標等到午夜鐘響之后到店里把它退掉。但如果想免除那些微笑背后的尷尬和無措,“租”更加體面自在,它可以讓你用零售價的一折去租用那些昂貴服飾,而且,穿衣不重樣。

[稿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廣州市時尚藝術職業(yè)培訓學校]

聯系我們
電話:020-84301009
手機:18933904038發(fā)送短信
聯系地址
位置名稱:廣東時尚職業(yè)培訓學院
所在區(qū)域: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燕崗街6號查看地圖
網站名稱:廣東時尚職業(yè)培訓學院
粵ICP備19106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