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學院新聞
港院師生探訪鬧市秘密“畫園”——十香園
2017-3-17本站 瀏覽量:3394

  一眨眼,香港服裝學院廣東時尚學院服裝設計49班的新同學們已經學習人體繪畫將近4周了,在課程即將結束之際,任課老師古福昌帶著自己的學生,走出校門,來到了隱藏于廣州鬧市中的一處神秘庭園,探尋嶺南畫派繪畫精髓,汲取嶺南藝術文化的養(yǎng)分。

 

香港服裝學院廣東時尚學院師生在十香園合影留念

 

  如果你稍微懂點美術,你一定聽過“嶺南畫派”。這是我國畫派中,繼海上畫派之后崛起的最成熟體系,影響最大的一個畫派。這次我們要參觀的十香園正正是嶺南畫派搖籃之地。

 

 

  十香園的主人居巢、居廉在近代南粵畫壇上并稱“二居”。 居巢、居廉在晚清畫壇上享有盛名,他們繪畫的藝術在繼承前人沒骨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撞粉”、“撞水”技法,題材多以花鳥魚蟲為主,兼反映社會民生,構圖造型巧出新意,成為清末嶺南畫壇的主流。十香園以蒙館形式,培養(yǎng)了廣東、廣西等地一大批美術人才,其中嶺南畫派創(chuàng)始人高劍父、陳樹人為最出色的入室弟子,故十香園又稱“嶺南畫派搖籃”。

 

 

  隱藏于鬧市中的這處神秘庭園,石板小路通幽處,瑤水碧天蝶舞時。青磚玄瓦圍墻,似乎把外面的繁華與她隔絕。置身于繁華鬧市的學生們,對于這個“藏在深閨”的畫園既驚嘆又饒有興致。拾階而上,師生們開始了他們的探尋之旅......

 

 

  走進大門穿過青云便來到嘯月琴館,此處是居廉住所兼畫室,以居廉收藏的古琴“嘯月琴”命名。館前各式奇石巧設,間以花草點綴其中,天趣盎然,幽宜人。再往西就是今夕庵,其用途為居巢的畫室、會客室及日常生活起居室。而紫梨花館現為展覽廳,大門楹聯曰:“月在凝枝梢上、人行末麗花間”,描繪著園景的清幽景色和醉人花香。

 

 

  十香園里的圖片、實物、高分子仿真蠟像人、場景復原、多媒體展示等形式,讓師生們了解居巢、居廉的藝術特色和成就。十香園以庭院和水系組織室內外景觀空間,保留和利用原有的樹木,發(fā)揮其景觀美化作用,形成良好的視覺環(huán)境,充分體現了傳統嶺南建筑元素特點。不少學生在參觀后都紛紛表示,十香園讓他們對繪畫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書畫創(chuàng)作應傾向于重神似而輕形似。

 

 

  除了精巧的建筑,曲徑通幽的布局,園內還有很多花草,簡直是一個小型植物園。它們都是居巢居廉觀察作畫的素材,奠定了嶺南畫派大都以“花鳥蟲魚”為題材的風格。

 

  十香園的由來

 

十香園手繪圖

 

  十香園建于公元1856年,位于海珠區(qū)昌崗中路懷德大街內,面積約530平方米,建于清代咸豐年間。清代又稱隔山草堂,是嶺南畫派啟蒙祖師居廉的居所和作畫授徒之處。

 

  晚清時期,居巢、居廉兄弟曾與張敬修交好,張敬修在東莞修建“可園”居住作畫,賞玩自然珍禽。后來二居回到廣州,為了方便花鳥寫生,兩兄弟仿照“可園”建造了十香園,在園內種植了珠蘭、鷹爪、夜合、瑞香、白蘭、夜來香、素馨、茉莉、含笑、魚子蘭等十種香花,故而得名“十香園”。園內有嘯月琴館、紫梨花館、今夕庵等建筑,既是居巢、居廉的棲息地,又是其作畫授徒之所。十香園依廣州二十四勝景之一的瑤溪而建,與周邊自然環(huán)境相得益彰,如詩如畫,書舍清幽,在清末又稱“隔山草堂“,是典型的嶺南庭院式民居建筑。

 

  南粵畫壇-二居

 

  居巢,字士杰,號梅生,別號今夕庵主。生于公元1811年,終于1865年。生平最擅繪花卉蔬果蟲魚,兼能山水、仕女,草蟲尤勝。遠師惲壽平,近法宋光葆,孟覲乙(這是高劍父形容居巢、居廉畫藝師承流派的表述),“筆致工秀而饒有韻味”,畫風澹逸清華。家學熏陶使居巢畢生蘊蓄深厚國學素養(yǎng),詩書畫皆絕,俱屬逸品,曾在南粵大地引領風騷……

 

  居廉,字士剛,號古泉,別號隔山樵子,生于公元1828年,終于1904年。擅畫草蟲花鳥、翎毛、山水人物、也精于指頭畫。他9歲跟隨居巢生活。文化底蘊深厚的居巢,是居廉丹青啟蒙、人生教誨的恩師。居廉頗敬重居巢,以至終生追隨。